5月27日,珀萊雅·富寧縣“愛在邊疆·點亮國門”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第四小學舉行。這是繼新疆烏恰縣吉根鄉小學、富蘊縣杜熱鎮中學后,珀萊雅公益基金會通過“愛在邊疆·點亮國門”公益項目捐贈支持的第三所國門學校,標志著珀萊雅在邊疆教育公益領域的探索實踐邁向新階段。
啟動儀式上,珀萊雅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方愛琴與公益生態伙伴一同,將“國門學校”、“夢想中心”兩塊項目授牌傳遞給校方代表,正式啟動該項目并進入實施階段。方愛琴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深耕美妝行業20余年的民族企業,珀萊雅始終秉持著‘美麗永存,共享美好’的企業使命,而教育的美好可以讓人受用一生。我們希望通過專業的項目化運作,為富寧四小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以教育之美滋養師生成長,賦能他們的美好未來。”
隨后,珀萊雅公益基金會向富寧縣教體局捐贈650份防曬液。這些防曬液將帶著珀萊雅公益基金會的敬意被分發到富寧縣第四小學及當地5所輻射學校的全體教師手中。富寧縣第四小學的學生們則以一幅珍貴的壯族坡芽歌書畫作及壯族特色香包作為回贈,書畫作品和香包不僅飽含邊疆文化特色,更生動詮釋了公益之舉帶來的溫暖互動。
本次公益項目的落地,是珀萊雅積極響應國家 “十四五” 規劃中 “在邊境縣(團場)建設100所國門學校” 號召的新實踐。自2021年起,珀萊雅累計向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捐贈240萬元,專項支持“愛在邊疆·國門學校”項目落地。該項目聚焦于國門學校的提升,通過構建夢想教室、開展教師素養教育培訓、組織學生研學旅行等多元化舉措,系統推動邊疆學校軟硬件升級,助力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23年,珀萊雅支持落地的首個“愛在邊疆·國門學校”項目在新疆富蘊縣杜熱鎮中學啟動,拉開了其助力邊疆教育發展的序幕;2024年,該項目落地我國西部邊陲校——新疆烏恰縣吉根鄉小學,進一步深化了珀萊雅在邊疆教育領域的公益實踐。如今,隨著該項目在云南富寧縣第四小學的正式啟動,珀萊雅助力邊疆教育發展的足跡已遍布于祖國的西北、西南邊陲。一路走來,珀萊雅持續以實際行動,點亮邊疆教育的希望之光。
珀萊雅對教育公益的投入秉持“長期主義”理念,已經深耕了18年之久。早在2007年,珀萊雅便捐建了位于甘肅省平涼市西陽鄉的希望小學,并持續在硬件條件、師資力量上進行投入與改善。如今,該校已從當年黃土高坡上的破爛村小,發展成如今擁有教師宿舍、塑膠操場、多媒體教室的現代化學校,師資生源漸趨穩定,校園環境煥然一新。
在希望小學項目的基礎上,珀萊雅也在不斷探索教育公益的多元化創新。一方面,珀萊雅積極創新教育模式,賦能學生多元成長:通過 “愛在邊疆?點亮國門” 項目,為邊疆學校升級軟硬件設施,夯實教育基礎;組織 “去遠方”“來雅少年” 等研學活動,帶領偏遠地區學生走進企業研發創新中心,以沉浸式課程培養其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開展“一縣一夢想”公益活動,在新疆且末縣14所中小學開設運動夢想課,并通過改造運動場、舉辦體育賽事等舉措,助力學生身心發展。
另一方面,珀萊雅深知教師是教育事業的核心力量,因此,在教育公益的項目中均開展了針對邊疆教師的系統性素養培訓。通過課程設計培訓、教育理念研討會等形式,幫助教師優化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從專業能力與職業精神層面強化師資力量,為教育質量提升注入持久動能。
從捐建學校到創新教育模式探索,珀萊雅逐步探索出一條 “多元化、系統化、可持續” 的公益路徑,構建起覆蓋硬件升級、課程創新、師資培養的多元教育公益生態,為推動偏遠地區教育事業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珀萊雅秉持“匯聚愛的力量,讓世界因愛而美”的公益愿景,始終保持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希望能匯聚更多力量共同投身公益事業。2023年,珀萊雅開始逐步打造“公益生態伙伴集群”,截至目前,已經邀請到產業鏈上下游的近八十家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到珀萊雅組織發起的公益項目、志愿服務與慈善捐款活動中,通過資源整合與協同行動提升公益效能。
這種創新公益模式,不僅加速了公益資源的流動與整合,更通過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增強了公益事業的社會影響力。正如方愛琴理事長所言:“點亮偏遠地區教育的希望,需要每一份善意的接力。珀萊雅愿以自身為紐帶,匯聚更多愛心力量,讓微光成炬照亮未來。”
從甘肅平涼的希望小學到新疆、云南的國門學校,珀萊雅用18年的堅持詮釋了企業在教育公益領域的社會責任擔當。未來,珀萊雅將繼續深化“長期主義”公益理念,攜手社會公益組織、愛心企業等各界伙伴,以專業與溫度并行,探索可持續的公益模式,持續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珀萊雅官網